政府數位轉型-科技與資料治理框架 解答

by notalknote
49 人瀏覽

政府數位轉型-科技與資料治理框架 解答

1. 社子大橋結構監測實證案由廠商投入資金,透過IoT精密監測橋體狀況,改善人工檢測即時性的缺點,北市府工程單位也可從中學習經驗

  1. O
  2. X

2. 全球數位轉型發展一直停滯不前,直到後疫情時代才引發產業的危機意識,紛紛投入數位轉型

  1. O
  2. X

3. 為打造宜居永續的智慧城市,臺北市政府推動電子政務、數位治理、優化基礎建設等架構,其中並不需要公民參與

  1. O
  2. X

4. 下列何者並非市政單位進行數位轉型會面臨的風險?

  1. 新舊系統並存問題
  2. 民眾對於資訊安全有疑慮
  3. 大量公務人員被取代
  4. 資訊建設缺乏對於系統潛在風險的查核

5. 一般公部門對於扶植新創事業常會受限於預算、風險承受能力不足,臺北市政府打造生活實驗室(Living Lab)來解決問題,請問下列何者不是生活實驗室提出的方案?

  1. 提供高額的補助吸引新創事業落地
  2. 可協助企業與主責單位進行合作
  3. 為新創事業媒合實驗場域
  4. 引導新創事業透過國際智慧城市連結國外市場

6. 臺北市政府在新冠疫情期間推出COVID-19 Dashboard,在資訊版中不會見到什麼資料?

  1. 全球確診數量統計圖
  2. 臺北市確診個案行政區分布熱點圖
  3. 全臺各縣市病床空床數
  4. 臺北市口罩資源庫存量

7. 關於政府企業架構(GEA)的描述,下列何者錯誤?

  1. 美國白宮管理預算辦公室公告法案NO. A-11中提出IT預算資料必須包含:整個部會的預算報告、企業架構(EA)、IT組合元件及主要IT業務案例的報告
  2. 臺北市政府以美國聯邦企業架構(FEA)為參考目標
  3. 臺北市政府目前在系統建設上採預算書與系統架構文件一起送審的方式
  4. 架構部署包含確認各局處負責人與執行工具及整合資訊基本文件等

8. 臺北市政府推動資料治理有哪些?

  1. 成立資料治理委員會和臺北大數據中心,智慧運用數據資料,且符合各項資料安全協定
  2. 資料內容主要來自於開放資料和業務資料
  3. 資料運用面主要可分為決策參考和深度分析
  4. 以上皆是

9. 臺北市政府發展智電子政務經驗,何者錯誤?

  1. 資訊局希望不只是方法優化,而是要找到更好的方法
  2. 臺北市政府企業架構中包含委員會、框架指引、大小E化團隊及建立教育訓練
  3. 藍圖規劃驅動是希望解決資訊建設無法針對系統內容進行實質審查及設立參考標準的問題
  4. 執行政府企業架構需要一步到位,避免橫生枝節

10. 根據2021年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公布的全球智慧城市指數(SCI),臺北市位列全球第四,亞洲第二城市,僅次於新加坡

  1. O
  2. X

科技素養MRT傳送門

相關文章

留言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e'll assume you're ok with this, but you can opt-out if you wish. 接受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