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森林循環打造生活風格 解答

by notalknote
發布日期: 更新日期: 304 人瀏覽

過往台灣木竹剩餘多半未善加利用,在聽完分享後,如何在我們的家鄉開始推動呢?

(1)成立木竹工作坊,並主動關心居住地附近之修枝再利用的可能性。

台灣一年進口600-700萬噸木料,然而國產材自給率不到5%,我們該如何積極面對呢?

(1)積極永續促進落實各式森林的永續管理,終止毀林、恢復退化森林,以及大幅增加造林。

本計畫循環生態系中,具技術傳承、料源價值分類,是在循環鏈中的哪一個關鍵角色呢?

(2) 木匠與製材廠

推動森林循環,是否會破壞生態中的生物多樣性呢?又該如何避免呢?

(2)採取行動保護並減少自然棲息地的破壞,來遏止生物多樣性喪失。

森林循環從一棵樹修枝全循環開始,個案中是從何處取得可利用的林木修枝資源呢?

(2)校園與果園的修枝。

面對氣候變遷,您覺得在本個案中,有什麼方法是可積極提升固炭的成效呢?

(2) 鼓勵植樹與養護,積極回收修枝製成生物炭與醋液,並投入農地使用達固碳的效果。

剩餘料源的回收工作與集中運輸,需要人力機具的協助,該如何來執行這工作呢?

(1)建立地方工作站,並投資現代化設備,招募人才並推動就地集中加工處理。

台灣禁伐30年,對於台灣林產業造成了什麼樣的困境呢?

(1)使林業及中下游相關產業紛紛移至海外或停止經營。不只是國內人工林的管理受影響,也造就整體林業及木文化的空白。

當地方經濟發展與環境永續發生衝突與矛盾時,我們該如何從個案中尋求解方呢?

(3) 保育及永續利用陸域生態系,確保生物多樣性並防止土地劣化。

在本森林循環的商業模式中,真的能讓產業落地生產加工並完成銷售的關鍵為何?

(3) 數位行銷與電子商務。

科技素養MRT傳送門

留言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e'll assume you're ok with this, but you can opt-out if you wish. 接受 閱讀更多